不要因15000元的判决伤了所有守法公民的心!
【导读】郑州的杨医生在电梯内劝阻一老人吸烟,被劝老人因情绪激动突发心脏病离世,家属索赔40万元。当地法院认为杨医生的劝阻行为与老人的去世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同时判决杨医生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
近日,一则新闻令身为控烟工作者的我们感到非常痛心与惋惜,但除此之外还有极大的意外与震惊,心中种种的担忧实在不吐不快。
根据老人的心脏病史,以及在短短的乘坐电梯下楼的时间都要迫不及待地吸上支烟的信息来判断,应该是一位老烟民,烟瘾比较大,是烟草的重度受害者。而杨医生作为一名二手烟受害者,因为自己一个合情合理更合法的行为被推上被告席并且被索赔40万判赔1.5万,不仅惹得许多网友们的不满,杨医生也表示自己“只认捐,不认罚”。
讲情还是讲法
首先,人死为大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也对老人的去世感到很惋惜。但表示同情是为情,依法判决是为法,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中应当重情还是讲法,恐怕是一个不由得辩驳的定论。然而我们在判决书中所看到的,恰恰是法律的重心偏向了情的一面。既然法院已经认可杨医生的劝阻行为与老人的去世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依然判处杨医生进行赔偿,这样的判决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毕竟让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为一个意外买单,既没有依据法律的公允,又伤了一个守法公民的心。
又一个“彭宇案”
2006年的“彭宇案”的判决,一时让大家在“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上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杨医生劝阻、制止老人在电梯中吸烟也只是在行使作为一个公民的的正当义务。可若是只要一有老人去世家属就提出赔偿,而法院还认同赔偿的话,试想今后谁还敢在看到违法吸烟的行为时进行劝阻?这样的判决无疑又把人们的道德思维带进了一个错误的价值取向。
北京控烟这两年来,公众的控烟意识和保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已经全面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都会设立专门的控烟监督员在遇见违法吸烟的行为时进行劝阻,那么这个案例一旦以这样的结果盖棺定论,本应保护大多数人健康的控烟条例却因为这样一个判决而变得形同虚设,既伤了需要健康的公民的心,又乱了刚刚有所起色的法,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但我们认为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杨医生对违法吸烟行为的劝阻当然是值得鼓励与肯定的,控烟工作也决不能仅仅因为这15000元的判罚犹豫不决,这个案子应该让人们今后面对违法吸烟的行为时更加坚定劝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