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1日起,深圳市酒吧、洗浴等休闲娱乐场所从“限制吸烟”转为“禁止吸烟”,意味着深圳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时代。从“限制吸烟”到“全面禁烟”,深圳经历了3年的过渡期,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令”落实执行的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对部分室内公共场所进行了走访。
记者观察:机场基本无烟小餐馆酒吧仍“冒烟”
记者首先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进行走访。据了解,宝安机场新航站楼自2014年3月1日起,全面关闭了所有吸烟室,严格执行“禁烟令”。记者看到,机场候机大厅的禁烟提醒标志也较为醒目,候机旅客和送机市民大都自觉遵守规定,吸烟者都聚集在候机楼外。宝安机场相关负责人石经理告诉记者,关闭吸烟室后,也有部分吸烟的旅客抱怨,但毕竟机场有严格的安检措施,“时间久了旅客也就接受了”。
然而室内的酒吧、小型餐馆等场所,禁烟的情况却不是十分乐观。在购物公园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里,记者在就餐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发现就餐者以在附近酒吧玩乐后的市民为主,而5桌顾客中有两桌有人在吸烟,屋内烟雾缭绕却无服务员进行提醒劝阻。记者以屋内烟味重影响顾客就餐的由头询问服务员能否劝阻吸烟的顾客,但服务员微笑表示拒绝:“不让顾客抽烟他们肯定不高兴,可能以后就不来我们这儿消费了。而且喝了酒的顾客也不太好说话,我们也不想惹事。”而记者向该店老板告知“不劝阻吸烟的场所也将受处罚”后,老板也以一脸无奈的微笑回应,并无劝阻吸烟行为。
市民声音:举报怕被报复只能默默忍受
对于“全面禁烟令”下依然无法完全“掐灭”的“烟头”,商家无力劝阻,很多不抽烟的市民也感到无可奈何。
在市中心的一家有人吸烟的小餐馆,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一位唐姓女士说:“非常反感被迫吸二手烟,尤其还带着孩子。但举报需要拍照,肯定会被发现,给自己找麻烦,还不如赶紧吃完走了算了。”市民孙先生则称自己尝试过微信举报,但“被实名制和留联系方式这一步卡住了”,“谁愿意留名啊,万一被报复怎么办?”还有的市民则干脆不知道举报途径。记者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控烟卫士”进行举报,但在点击“提交”后却始终无法成功上传照片。
专家观点:立法还要考虑执行力从源头“治本”
据统计,从2014年3月1日《深圳控烟条例》实施以来,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市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4414人次;劝导吸烟人员351104人次,处罚36700人次,共计个人罚款1838700元;检查各类场所231064处,出具监督意见书16684份,给予警告行政处罚场所3584处,对违法场所罚款处罚8宗,共计场所罚款21万元 。
3年的“过渡期”,深圳禁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禁烟举报难、劝阻难的问题,难免让“全面禁烟令”的落实举步维艰。对此,广东联科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认为,控烟不能只考虑立法,还需考虑法规的执行力。“公共场所禁烟作为一项全民运动,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齐心协力,除了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明确执法主体,还要给市民提供方便而安全的举报方式,打消举报人的恐惧心理,愿意为执法部门提供帮助和线索。”
另外,张律师认为,全面禁烟还要从源头进行管控。“目前我国对烟草缺乏商业管制,没有对烟草生产和销售行为的配套管制措施,烟民就不可能断了‘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