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济南西站三号售票厅内,距离自动售票机不远的地方,一男子突然搂着另一名男子的脖子,将其摔倒在地。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原来是某徐姓男子火车站吸烟,因不满他人给自己拍照,而拳打拍照者。
周所周知,吸烟危害健康,公共场所是严禁吸烟的,尤其是在医院、火车站、飞机场等人员密集处所吸烟,所带来的危害将会更大。面对公共场所的违规吸烟者,勇敢说“不”,是对公众权力的维护,问题是,勇敢说“不”的后果是什么?是被恶意拳脚相加,还是得到法治社会民众应得的尊重,实际上是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人文标尺。
对于一些吸烟者来说,随手一支烟已成习惯,从未感觉会呛了谁的嗓。追根溯源,是社会对吸烟者过于“包容”,并未对“移动的雾霾”形成众矢之的的针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躲得起,民众们“避事”的态度无疑纵容吸烟者屡犯不改。到底谁该是躲避,分清对错,笔者认为不能主谓颠倒。
早在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就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而在现实中,规定落实收效并不明显,依法遵规者寥寥无几。
笔者认为,既然禁烟制度有规可循,就该掷地有声。公共场所禁烟不利,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度还远远不够。针对此次事件,首先,车站管理人员应当担负起禁烟宣传责任,面对车站吸烟者及时劝阻,确保站车环境整洁和广大出行旅客的身体健康。其次,周围旅客应当共同发声,对吸烟者的行为或晓之以理,或嗤之以鼻,让吸烟者感受到个人行为与周围大环境格格不入,进而停止吸烟行为。再次,当矛盾发生时,车站公安部门应及时出警,制止打人者的暴行。最后,有关部门应当以法律法规依法对违规施暴者予以惩治,形成震慑,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简言之,针对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全社会应凝聚合力,形成闭环,打造全民禁烟,出行无烟的氛围。
如今,拒绝公共场所的“烟雾”,已经成为民众快乐出行的关键因素。百姓出行安全很重要,提高民众出行的幸福指数也同样重要。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公共场所的禁烟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约束违规吸烟者,让正义发声的人们有底气,让无烟出行的愿景真正落地。